食品安全監測領域分析儀器市場前景分析
近年來,國內發生了眾多食品安全事件,引發了人民群眾的高度關注,這為食品安全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契機。檢測行業與人類的生活起居是息息相關的,在當下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檢測行業不僅確保了人們衣食住行的用品安全,同時檢測行業還推動著新事物新產品的產生,對社會的良性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梢哉f檢測行業的是未來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
相關估算我國僅食品安全監測領域分析儀器的潛在市場即在7450億元以上,檢測耗材年市場容量超過500億元。這龐大的數字說明我國食品安全監測領域分析儀器的市場前景寬闊,當然需要你的挖掘,抓住機遇,要搶占市場份額。
國際連鎖餐飲巨頭賽百味、麥當勞、星巴克等均被曝光在華出售含有致癌的化學物質偶氮二甲酰胺,這是一種常用于制鞋的工業塑料發泡劑,已被歐盟、日本、澳大利亞等多個禁止使用,而在我國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劑。這一事實說明我國食品安全檢測標準與國外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
我國食品質量檢測檢測體系不健全,傳統式、突擊式、運動式抽查較多,食品檢測工作不能全程化、日常化、制度化,檢測的重點始終放在最終產品檢測上,對過程控制還不夠重視,導致有害食品流入市場;從監測對象來看,現有檢測機構數量與社會需求尚存在較大差距,特別是食品中農藥、獸藥殘留等食品安全檢測機構的數量和檢測能力均不能滿足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的需要,許多食品安全檢測實驗室所用的儀器比較老舊,自動化和精密程度較低,設備維護和更新不能得到完全保障。
食品安全產業迎機遇帶動食品檢測設備共發展
食品檢測設備是食品機械五大類之一,包括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儀、農藥殘留速測儀、食品品質檢測儀、食用油分析儀、食品甲醛檢測儀、乳品分析儀、飲料分析儀、水活度分析儀、油脂氧化穩定性分析儀、纖維測定儀、食品體積測定儀、蛋白質快速測定儀、組織分析儀、乳脂離心機等數十個品類,對確保食品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水平有著十分重要作用。
“從蔬菜、瓜果到糧食產品,再到酒類、飲品,目前中心的監測、檢測范圍已涵蓋所有食品,檢測結果會定期匯總上報。”在該中心主要食品安全檢驗區域,疾控中心衛生監測檢驗中心副主任宋欣欣說,根據要求,由衛生監督機構定期或非定期地到食品加工、生產、銷售企業(如商超、專賣、生產企業等地)抽樣或采購,再將樣品送至疾控中心進行檢測。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蔬果的農藥殘留是必檢項目。”宋欣欣以蔬菜為例,大致介紹了檢驗過程:衛生監督機構將采集的樣品送到中心后,工作人員會將蔬菜進行粉碎,然后倒入有機試劑進行萃取,將蔬菜中殘留的農藥提取出來,然后利用色譜技術進行分析,以確定農藥殘留量,從而判定該蔬菜是否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
根據《國家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十二五”規劃》要求,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監測覆蓋全部縣級行政區域,監測網點由2010年的344個擴大到2870個;監測樣本量從12.4萬個/年擴大到287萬個/年。據此推算,新增網點數量達2526個。據券商研報保守估計,“十二五”期間,該部分檢測儀器投資規模至少在200億左右。
不可否認,目前我國食品檢測的力度、網點的設置、儀器的配備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從食物生產、加工、出售的產業鏈來說,食品安全的保障必須在各環節設置檢測流程,而要在龐大的中國大地上完成這個工作,各級政府還有很大的作為空間。
潛在市場規模達7450億
在業內知名的食品安全可追溯技術類企業中,有“基于物聯網和云計算技術的綠色食品質量追溯系統的應用示范”項目研發和應用機構——成都曙光光纖網絡有限責任公司;擁有國際領先的市政用大型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環保處置系統、市政用廢棄油脂流向監控系統、商業用餐廚垃圾減量型智能油水分離設備等多項專業技術的上海萬帝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國內唯一一家國際自動識別協會企業會員和中國自動識別協會會員——矽感科技;以及統一組織、協調、管理全國物品編碼與自動識別標識工作的專門機構——中國物品編碼中心。
擁有自主品牌的食品安全設備正贏得廣大客戶的青睞,其業務領域涵蓋:藥物殘留檢測和食品檢測,重金屬檢測,食品添加劑檢測,食品質量、營養成分組成檢測,轉基因食品檢測,形態分析,物理/化學分析等儀器設備,食品生產加工機械設備,成套食品生產線,輔助生產設備和包裝材料;食品物聯網、追溯系統設備等。
這些研發成果集中在日前開幕的2013中國國際食品安全與創新技術展覽會上進行了展示。
沃爾瑪把應用于中國超市中的食品安全檢測車開到展會現場,并在現場面向觀眾開展檢測活動;在平板電腦中裝入視頻等食品安全和檢查的培訓資料本來是沃爾瑪為商場員工提供相關培訓用的,在此次展會上沃爾瑪也會把平板電腦帶來,供觀眾參觀,并進行互動活動。 (來源:中國化工儀器網)